田间忙抢收
田间忙抢收
田间忙抢收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王三合 朱自强 记者(jìzhě) 胡琳)“感谢大家来帮(bāng)我(wǒ)抢割(gē)麦子。麦子收回家,心里也踏实了……”5月23日,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安庙村,在村干部的帮助下,村民王石娃家的3亩多小麦顺利收割完毕,看着“光溜”的麦田,他终于松了口气。
今年,临潼(líntóng)区夏收小麦面积达53.5万亩。眼下,临潼渭河以南地区(dìqū)小麦陆续(lùxù)进入收割期(shōugēqī),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、夏种不误农时,临潼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(dǎngyuán)先锋模范作用,凝聚部门合力,落实网格机制,组织党员干部抢抓有利时机,帮助群众做好夏收工作。
小金街道作为(zuòwéi)临潼区较为偏远的山区街道之一,遇到夏收时节,会出现部分群众(qúnzhòng)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针对这一实际,当地迅速(xùnsù)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“麦收先锋队”,落实党员干部地块分包责任制,将辖区(xiáqū)麦地划分若干片区,每个片区明确联络人,为群众联系农机和转运(zhuǎnyùn)车辆,确保辖区小麦及时收割。
“我们(wǒmen)街道地处骊山腹地,虽然大部分麦地都能使用机器收割,但是还有个别群众种的小块(xiǎokuài)麦地需要人工收割。”小金街道干部靳敏介绍(jièshào),每年“三夏”期间(qījiān),她和同事每人都会带上镰刀,在田间帮助群众抢收机器不能到达的地块上的小麦。
在小金街道安庙村段志强家的(de)麦田里,党员李菊玲协调联系收割机进行抢收,并帮助段志强把收割的麦子运送到家。“早上6点就来了,趁着天气好,成熟一块收一块,中间都不敢(bùgǎn)停歇,就想着(xiǎngzhe)赶紧帮乡亲们把麦子收完(shōuwán)。”李菊玲擦(cā)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又驾驶着三轮车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。
“我身体(shēntǐ)不好,眼看着麦子(màizi)都熟了,今天村‘两委’干部和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帮我把(bǎ)小麦收割(shōugē)了,感谢他们的(de)帮助。”段志强说。今年(jīnnián)83岁的段志强,是村里的低保户,家里劳动力(láodònglì)非常弱,今年种了3亩多小麦。村里的志愿服务队一直关注着他家的情况,得知今天收到他的地块,立即安排党员志愿者到他家帮忙。 “这两天我挨户跑了跑,全村260户中有40余户缺少劳动力,30余户壮劳力在外地务工,农忙夏收不能回家,收麦的时候需要咱们村里党员帮忙……”安庙村党支部书记冯联军说。
“我每年都(dōu)会加入小麦抢收党员志愿服务队,看到一车(chē)车麦子送到群众家中,一粒粒粮食颗粒归仓,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,觉得很幸福。”李菊玲(lǐjúlíng)说。
为了确保辖区小麦颗粒归仓,小金街道将孤寡老人等列为重点帮扶对象,由党群(dǎngqún)志愿服务队带头(dàitóu)(dàitóu),全力整合农业机械、人力资源帮扶困难群众抢收抢种,切实(qièshí)解决他们的“三夏”生产难题。除了助农收割,小金街道还深化“党建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立(jiànlì)“红色护耕队”,组织党员(dǎngyuán)干部、联系农技专家深入田间(tiánjiān)地头指导群众开展小麦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,形成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良性循环模式。
“我们坚持抢收、抢种、抢晒(shài)全村服务统筹安排,在(zài)不间断抢收抢晒的(de)同时,积极帮助群众联系播种机、玉米种子、化肥(huàféi),组织群众及时趁墒抢种,真正做到(dào)成熟一块、抢收一块、抢种一块,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。”小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泽南说,他们落实“党员联户、干部包片、支部会商”机制,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“三夏”生产工作,主动为(wèi)困难群众提供应急抢收服务,确保联系到户(dàohù)、帮助到田。

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王三合 朱自强 记者(jìzhě) 胡琳)“感谢大家来帮(bāng)我(wǒ)抢割(gē)麦子。麦子收回家,心里也踏实了……”5月23日,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安庙村,在村干部的帮助下,村民王石娃家的3亩多小麦顺利收割完毕,看着“光溜”的麦田,他终于松了口气。

今年,临潼(líntóng)区夏收小麦面积达53.5万亩。眼下,临潼渭河以南地区(dìqū)小麦陆续(lùxù)进入收割期(shōugēqī),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、夏种不误农时,临潼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(dǎngyuán)先锋模范作用,凝聚部门合力,落实网格机制,组织党员干部抢抓有利时机,帮助群众做好夏收工作。
小金街道作为(zuòwéi)临潼区较为偏远的山区街道之一,遇到夏收时节,会出现部分群众(qúnzhòng)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针对这一实际,当地迅速(xùnsù)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“麦收先锋队”,落实党员干部地块分包责任制,将辖区(xiáqū)麦地划分若干片区,每个片区明确联络人,为群众联系农机和转运(zhuǎnyùn)车辆,确保辖区小麦及时收割。

“我们(wǒmen)街道地处骊山腹地,虽然大部分麦地都能使用机器收割,但是还有个别群众种的小块(xiǎokuài)麦地需要人工收割。”小金街道干部靳敏介绍(jièshào),每年“三夏”期间(qījiān),她和同事每人都会带上镰刀,在田间帮助群众抢收机器不能到达的地块上的小麦。
在小金街道安庙村段志强家的(de)麦田里,党员李菊玲协调联系收割机进行抢收,并帮助段志强把收割的麦子运送到家。“早上6点就来了,趁着天气好,成熟一块收一块,中间都不敢(bùgǎn)停歇,就想着(xiǎngzhe)赶紧帮乡亲们把麦子收完(shōuwán)。”李菊玲擦(cā)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又驾驶着三轮车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。
“我身体(shēntǐ)不好,眼看着麦子(màizi)都熟了,今天村‘两委’干部和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帮我把(bǎ)小麦收割(shōugē)了,感谢他们的(de)帮助。”段志强说。今年(jīnnián)83岁的段志强,是村里的低保户,家里劳动力(láodònglì)非常弱,今年种了3亩多小麦。村里的志愿服务队一直关注着他家的情况,得知今天收到他的地块,立即安排党员志愿者到他家帮忙。 “这两天我挨户跑了跑,全村260户中有40余户缺少劳动力,30余户壮劳力在外地务工,农忙夏收不能回家,收麦的时候需要咱们村里党员帮忙……”安庙村党支部书记冯联军说。
“我每年都(dōu)会加入小麦抢收党员志愿服务队,看到一车(chē)车麦子送到群众家中,一粒粒粮食颗粒归仓,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,觉得很幸福。”李菊玲(lǐjúlíng)说。
为了确保辖区小麦颗粒归仓,小金街道将孤寡老人等列为重点帮扶对象,由党群(dǎngqún)志愿服务队带头(dàitóu)(dàitóu),全力整合农业机械、人力资源帮扶困难群众抢收抢种,切实(qièshí)解决他们的“三夏”生产难题。除了助农收割,小金街道还深化“党建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立(jiànlì)“红色护耕队”,组织党员(dǎngyuán)干部、联系农技专家深入田间(tiánjiān)地头指导群众开展小麦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,形成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良性循环模式。
“我们坚持抢收、抢种、抢晒(shài)全村服务统筹安排,在(zài)不间断抢收抢晒的(de)同时,积极帮助群众联系播种机、玉米种子、化肥(huàféi),组织群众及时趁墒抢种,真正做到(dào)成熟一块、抢收一块、抢种一块,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。”小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泽南说,他们落实“党员联户、干部包片、支部会商”机制,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“三夏”生产工作,主动为(wèi)困难群众提供应急抢收服务,确保联系到户(dàohù)、帮助到田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